平湖拼团购房113群(96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78人申请入群

专题|典型城市高价地格局和盈利情况研究

发布时间: 2020-04-09 11:06:45

来源: 克而瑞

分类: 楼讯专题

3776次浏览


 

         来源:克而瑞地产研究0评论近两年高价地成交占比降至10%以下,平均地价出现下滑趋势。

         研究员 / 马千里、邱娟、周奇

    刚刚过去的2019年,迎来了2016、2017年的一大波集中入市,这些的盈利情况备受瞩目。本文以2015-2019年一二线城市的高价地为样本,通过梳理典型城市高价地的价格区间和空间布局,对不同区域的盈利空间进行对比分析,以此为目前的土地投资提供相关参考。

    01

    地价格局:高单价地块数量逐年减少

    东部城市高价地成交占比更高

    近两年,房地产调控政策从紧,房企融资环境在2019年更是高度收紧,企业拿地态度愈发谨慎;另一方面,为维持地价的稳定,一二线城市纷纷采用“限地价”的方式土拍。在此背景下,高单价成交地块数量明显减少,地价也出现下行趋势。

    1 价格区间分布:近两年高价地成交占比降至10%以下,平均地价出现下滑趋势(部分略)

    为了更准确地判断成交土地的价值,结合成交地块所在区域的房价来看。2015年至2019年五年间,一二线成交地块中有一成多的土地地房比高达0.8以上,如在天津武清、厦门同安等区域成交的地块甚至有“面粉贵过面包”的现象,拿地利润空间几乎不复存在。联系成交时间来看,地房比在0.8以上这样的高价地在2016年、2017年“井喷”,成交数量占比均在15%以上,而其后却呈现出大幅的回落趋势。根据CRIC监测数据统计,2019年一二线城市成交宅地中地房比在0.8以上的地块占比仅为5%,较2016年峰值下降了14个百分点,是近五年内的最低谷。

    究其原因,2016年、2017年政策环境相对宽松,同时大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还相对较低,后期仍有较大的补涨空间;在此背景下,房企拿地意愿强烈,高溢价成交成为一二线地市常见现象。因此,高地价地块的成交数量占比明显较高。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,一、二线城市纷纷出台调控政策,2018年来调控政策更是逐渐收紧,房价上涨预期空间减小,房企拿地积极性明显降低,2018年下半年以来频繁发生的土地流拍现象足以表明;同时,为了稳定地价,压低溢价率,“限地价”成为所有一、二线城市近两年拍地的主要方式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近两年高价地的成交比例明显回落。

  


    高价地成交占比的减少使得一、二线整体地价难回高点。从近五年地价走势来看,在高价地井喷的2016年和2017年地价快速上行,并在2017年达到近五年峰值;而随着高价地成交占比的减少,2018年地价较上一年明显下降,虽然2019年在以北京、上海为代表的高地价城市优质土地供应开闸的带动下地价出现回涨,但较高峰时期仍有一定差距。

  


    2 高价地数量走势:限价背景下,2019年单价数量仅为2017年四成 (略)

    3 城市分布格局:厦门、苏州高价地超三成,西安、太原高价地占比均不足1%(略)

    4 小结:政策收紧下高价地占比逐年下降,基本面向好城市高价地更常见(略)

    02

    盈利情况:仅四成实现盈利

    核心区盈利可能性更大

    近2年,2016、2017年成交的一大波集中入市,考虑到政府“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”调控预期不变,大部分城市限价持续从严执行,典型一二线城市中,已经入市的仅有四成能够实现盈利。此外,从区域层面来看,核心区域土地性价比凸显,盈利空间更为显著,尤其是广州,中心城区的房地比仅有42%,盈利空间颇丰。

    1 限价情况:大部分城市限价持续从严执行,抑制房价上行预期(略)

    2 各城市盈亏梳理:京、杭七成面临亏损,广州超九成实现盈利(部分略)

    总的来看,重点一二线城市中,已经入市的仅有四成能够盈利。分城市来看,广州的日子比其他城市要好得多,亏损的比重不足一成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由于广州自2018年四季度限价明显松绑,房价有一定程度的上涨,使得的盈利空间逐渐扩大。另一方面,也有广州的土地出让价格相对较低的原因,相当一部分是越秀、保利等国企竞得,多为零溢价成交,在限价放松的利好之下,这些的盈利自然不成问题。

    其次是厦门、深圳的盈利占比为五成左右,与重点一二线城市平均水平基本持平,而天津和上海两城盈利比重仅有四成,余下的南京、合肥、杭州和北京等城市更低,的盈利占比仅有三成,七成的均面临亏损,尤其是杭州和北京,两城市有高度的相似性,房价均在2015、2016、2017年上半年经历了高速上涨,并且大部分房企去库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、对楼市充满信心,同时房企也为战略布局考虑,补仓意愿强烈,拿地有些“不计成本”、缺乏理智,因此2017、2018年诞生了许多区域性,这一波上市正好赶上严苛的限价调控,因此项目大多难逃亏损的命运;而合肥和南京也是如此,只有像南京的建邺、鼓楼和合肥的滨湖、政务、经开等热点区域盈利空间维系高位,郊区项目盈利空间则十分有限。



  


    3 区域利润差异:核心区域土地性价比凸显,盈利空间更为显著(部分略)

    由于房价和地价在城市核心区和郊县存在较大差异,为了衡量郊县和核心区土地的价值差异,我们对典型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和郊县的盈利空间做了一个综合比较,结果发现:除了北京和杭州,其余城市核心区的房地比较郊县的综合房地比有不同程度的差距,低4-22个百分点不等。

  


    4 小结:核心区盈利空间相对较优,房企可适度考虑(略)

    03

    入市情况:入市周期普遍偏长

    大部分城市中心城区去化更优

    目前,典型一二线城市中,大部分城市超七成已经入市,其中合肥入市最为积极,已经有超九成的已经入市,尚未入市的除了2018、2019年近两年成交的土地,其余的多为中心城市区的超高单价地块外,譬如上海静安中兴、广州海珠单价,此外,杭州多宗位于主城区的高单价区域也均未入市。从入市周期上看,平均入市周期高达21个月,远高于全国平均入市周期12个月,普遍偏长,其中上海平均入市周期高达33个月。从这些开盘的去化情况来看,大部分城市中心城区去化明显优于郊县,南京、上海、厦门表现均较突出。

    1 开盘情况:近七成已经入市,沪、穗“最贵”盈利难、均未入市

    就典型城市来看,大部分城市超七成的已经入市,其中合肥入市最为积极,已经有超九成的已经入市,杭州和北京有约八成入市,广州和南京约有七成入市,入市比重最低的当属深圳,仅有两成,近些年入市的仅有两宗,分别是2015、2016年成交的罗湖和龙岗的单价。

  


    尚未入市的除了2018、2019年近两年成交的土地,其余的多为中心城市区的超高单价地块外,譬如上海静安中兴,2016年融信以100218元/平方米的楼板价拿下这宗土地,但3年半的时间过去,依然尚未入市,另外广州海珠单价、南京单价葛洲坝南京中国府也依然未入市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这些单价项目,参照周边同等类型项目销售价格,造价+成本之和占房价的比重也趋于高位,尤其是不夜城地块本身就是超10万+元/平方米的超高楼板价,面粉价格明显高于面包价,在当前较为严苛的限价背景下,推盘即意味着“赔本”,所以这些项目依旧处于搁置状态。

    不仅仅是沪、穗两城,北京、杭州多宗位于主城区的高单价区域也均未入市,北京未入市的一宗是2017年成交的东城区单价,成交楼板价58080元/平方米,其中,商品住房需满足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均需达到70%以上,但由于销售均价不超过89068元/平方米,最高销售单价不得超过93521元/平方米。因此盈利空间不是很大,至今尚未入市。杭州未入市土地多位于西湖、江干、上城等区域,楼板价接近或超4万元/平方米,在当时这一价格接近或超过周边同类项目的售价,面粉价格过于高昂,因此入市节奏较同期明显偏慢。在当前较为严苛的限价背景下,这类高价入市的盈利空间不大,大概率面临亏损的命运,所以这类项目依旧处于搁置状态,入市周期预计均超2年。

  


    2 入市周期:入市周期普遍偏长,上海入市平均周期高达33个月(略)

    3 去化差异:中心城区去化明显优于郊县,南京中心城区逢开必光(略)

    4 小结:沪、宁、鹭中心城区去化优于郊县,购买力局限下合肥中心区域去化受阻(略)

    04

    预判与建议:核心区高价地更具投资价值

    西安、成都快周转郊区亦值得重点关注

    ……部分略……

    2019年以来,重点一二线城市优质土地供应开闸,房企也纷纷回归一二线城市拿地,一二线城市在2019年的土地成交规模和幅数较往年均明显上涨,但高价地成交数量也并未随之上涨。通过梳理一二线城市成交土地的价格区间来看,高价地成交数量却在2017年之后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,2019年仅有5%的土地地房比超过0.8,算得上真正的“高价地”。而就高价地在城市的分布格局来看,在地价比较高的城市如厦门、广州、苏州等,近五年有多宗高价地成交,高价地项目潜在供应量较大。

    高价地往往意味着项目盈利空间难有保障,就高价地项目的标杆——典型城市的项目的入市情况来看,除近两年成交地块外,七成左右的的已经入市;在项目盈亏方面上,各城市情况有所不同,但大多数城市的郊区去化和盈利表现明显偏差。这是因为这些区域的购房者主要以刚需客户为主,如厦门岛外、广州花都等,由于购房者购买力偏弱,对价格敏感性较高,高价项目往往面临滞销和亏损,因此房企应当尤为注意这类地价明显偏高的刚需区域,谨慎进入。

  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除北京和杭州外,核心区的表现均明显优于其他区域。结合限价政策来看,大多数城市的政策环境仍是收紧状态,稳地价之下核心区域的地价也难大幅上涨,但由于土地资源供应紧缺,核心城区住宅供需极度不平衡,房价被推高,同时大部分城市的居民购买力又比较充裕,项目也能比较快的去化,因此大部分城市的核心城区高价土地投资利润空间较为可观,安全系数较高。

    1 厦门岛外等区域未售高价地积压较多、地价已达高位,应审慎考量滞销风险

    通过对典型区域的高价地盈利情况及入市情况分析,厦门岛外、广州和北京的郊区等区域高价地占比较高,区域内近五年成交土地的平均地房比基本均在0.7以上,房地差也比较窄,均低于8000元/平方米,大多高价成交地块的盈利空间不足。这些区域内的高价地往往是2016年、2017年市场大热时成交,彼时区域内房价快速上升,房企布局意愿强烈,拿地有些“不计成本”、缺乏理智;高热之下,地价也被推升至高位,如厦门翔安、天津南开等区域在2016年的成交地块平均楼面价基本都在3万元/平方米左右。

    对于此类地价明显已经达到高位的区域而言,在基本从严的调控政策下,房价上涨空间也较小,目前盈利空间明显不及预期。就已入市的高价地项目而言,由于盈利空间不足而大多面临亏损的状态,以高价地占比最高的厦门翔安为例,该区域地价TOP10地块在拿地时基本均超过了周边房价,即使经过漫长的入市周期后,大部分地块当前的住宅成交价格和拿地成本价相比差距仍然较小,多在1万元/平方米之下,难以覆盖后期的建安、运营和财务成本,因此项目大多都是亏损的。因此,不少区域内仍有部分高价地等待入市,如厦门同安单价TOP10地块中仍有7宗还未入市,大量高价地项目积压。也正因为此,这些区域的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较长,如厦门翔安、同安、广州花都的去化周期均在24个月以上。因此,对于这类地价已达高位、未售高价项目积压的区域,应当审慎考量项目的滞销风险,谨慎高价拿地进入。

    此外,对于合肥这样的城市,虽然近年来人口流入量较大,整体购房需求充足,但由于民富基础较弱,住宅市场上以刚性需求为主,对高价项目难以负担,如包河、滨湖等区域均存在高价项目有滞销的现象。对于这类城市的核心区,也存在项目滞销的风险,房企在高成本进入时也应当仔细考量。

  


    2 北京海淀、西安高新地房比相对较低、周转速度更快,高价地盈利更可期(略)

    未来盈利空间可期的区域表 (略)

    来源:克而瑞地产研究


》》》平湖买房就上【平湖楼盘网】,更专业的平湖房产网,立即点击了解更多平湖新房价格信息。


责任编辑: lvminhong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